牙齦紅腫、刷牙流血、口臭持續,是牙周病最常見的初期徵兆。許多人因為沒有疼痛感而忽略,導致病情惡化、牙齒鬆動甚至脫落。事實上,牙周病若能在早期治療,不僅可完全控制發炎,還能避免日後昂貴又複雜的治療。本文將介紹高雄牙周病牙醫師常用的初期治療方法與日常護理重點。
牙周病初期的特徵
初期牙周病,又稱為「牙齦炎」,主要是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發炎。此階段牙齒尚未鬆動,若能及時治療,幾乎可完全恢復健康。
常見症狀包括:
• 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出血。
• 牙齦顏色變深、腫脹或疼痛。
• 早晨口氣變重。
只要出現這些情況,就代表該接受專業牙醫檢查。
高雄牙周病初期治療的三大步驟
高雄多家牙科診所針對初期牙周病提供以下治療流程:
1. 專業洗牙(Scaling):利用超音波器械清除牙齦邊緣的牙結石與牙菌斑。
2. 牙根刮除(Root Planing):去除牙根表面的細菌與毒素,使牙齦重新貼合。
3. 藥物控制:局部塗抹抗菌藥膏或漱口藥水,減少發炎反應。
這些非手術性治療通常能在一到兩次療程內明顯改善症狀。
輔助治療與新技術應用
部分高雄診所導入雷射輔助治療與微創清潔技術,可在無痛狀態下進行牙周除菌,效果快速且恢復期短。
雷射治療能有效消除牙周袋內的病菌,並促進牙齦組織修復,是現代牙周治療的重要趨勢。
初期牙周病的日常護理建議
治療後若未改善生活習慣,牙周病仍可能復發。牙醫師建議應注意以下事項:
• 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並使用牙線清除牙縫殘渣。
• 攝取足夠維生素C,幫助牙齦修復。
• 避免吸菸與過量咖啡因,維持良好血液循環。
• 每半年定期洗牙,保持口腔清潔。
良好的清潔習慣是預防牙周病惡化的關鍵。
何時需要進一步治療?
若經過初期治療後仍持續出現牙齦出血、牙縫變大或牙齒搖晃,代表牙周病可能已進入中期階段。
此時應由牙周病專科醫師進行進階檢查,包含X光影像分析與牙周探測,必要時採取手術性治療,才能確保牙齒穩定。
結語:提早治療,就是保留真牙的關鍵
牙周病在初期幾乎無痛,但若拖延治療,將造成不可逆的骨質流失。高雄牙醫師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接受專業治療,再搭配良好的清潔習慣,多數患者都能完全恢復牙齦健康,保住真牙一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