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虎克在1674年斷言:「所有的天體,無論它是什麼,都有一種指向其自己中心的吸引力或者重力」,但是虎克既沒有解釋為什麼只有天體才有重力的吸引,也沒有解釋為什麼重力指向天體的中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牛頓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概念即重力質量是「一般的(萬有的)」:任何物體都有重力質量,因此,任何物體都產生重力場。牛頓進一步假設每個物體重力場的強度都隨著離該物體距離的平方而衰減。按照這個假設,牛頓計算了非常多小物體構成一個大的球體時整體的重力場。牛頓發現一個巨大的球體(像地球或太陽,給定半徑處具有大致相同的密度),其重力場正比於物體的總質量,[12]反比於離物體中心距離的平方。1609年,克蔔勒發表了他的「克蔔勒行星運動三定律」,解釋了行星在太陽的影響下,是如何按照橢圓軌道運行的。同年8月25日,伽利略·伽利萊第1次向一些威尼斯商人展示了他的望遠鏡。在1610年1月初,伽利略在木星周圍發現了4個暗淡的天體,他將它們誤認為恆星。然而,經過幾天的觀察,伽利略意識到這些「恆星」實際上在繞著木星做軌道運動。這4個衛星(後來為了紀念發現者,被命名為伽利略衛星)是第1批被發現的繞著其他天體,而不是太陽或地球做軌道運動的天體。在接下來的18個月裡,伽利略繼續觀測這些衛星,到1611年中期的時候,他對它們的週期已經有了相當精確的估計。不久,每個衛星的半長軸也被估計出來,這使得木星的重力質量可以由其衛星的軌道計算出來。木星的重力質量大約是太陽重力質量的0.1%。伽利略重力場[編輯]伽利略·伽利萊,1636。自由落體的小球下落的距離與下落時間的平方成正比。1638年之前的某個時候,伽利略將他的注意力轉向了物體受地球重力場作用而下落的現象,他積極地嘗試著去描述這類運動。伽利略不是第一個研究地球重力場的人